2024年民主生活会
关于在“两新”组织基层党组织中开展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主题教育的指导方案
按照中央、市委关于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有关精神和要求,根据区委部署,为指导全区“两新”组织基层党组织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特制定本方案。
一、把握目标要求
“两新”组织基层党组织开展主题教育,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牢牢把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题主线和根本任务,坚持理论学习、干事创业、检视整改等重点措施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全面落实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重要要求,确保实现凝心铸魂筑牢根本、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廉洁奉公树立新风的目标。强化政治引领,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抓实重点措施
本次主题教育从2023年9月开始,2024年1月基本结束。“两新”组织基层党组织以党支部为单位,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采取小型分散、灵活简便、务实管用的方式,组织党员(含流动党员)参加主题教育。
(一)理论学习强党性
1.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组织党员抓好个人自学,通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掌握基本内容、基本观点、基本要求。紧密联系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本领域相关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和文章。
2.党支部规范学带动学。党支部要制定学习计划,通过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开展学习讨论,基层党组织书记要讲1次党课。依托区委党校基层分校、党支部书记学院等,采取“书记讲给书记听”等方式,对党支部书记和党员进行轮训培训。加强对青年党员的思想道德和纪法教育,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党性觉悟、涵养道德操守、严守纪法规矩。
3.丰富学习方式载体。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党群服务中心,依托学习强国、“党课开讲啦”主题党课、“红色海淀”主题教育线上学习平台、区委党校基层分校“云端党课”、“红领”党建云课堂等,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具体生动的案例,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深讲透讲活,抓实“两新”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员的学习。用好“香山革命纪念地”“清华园火车站”等红色资源和党员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开展党性教育。
(二)干事创业建新功
4.围绕中心促发展。通过党组织与管理层共学共商等多种方式,引导和监督“两新”组织认真贯彻中央、市委决策部署,围绕加强科技创新、优化产业布局等,主动融入全区中心工作。依托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机制,与社区、村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引导“两新”组织、新就业群体积极主动融入城市基层治理。开展“学习身边榜样”活动,选树宣传一批担当作为的先进典型,树立可信可学、可追可及的标杆。
5.用心用情办实事。结合“立足岗位作贡献”活动,开展“当好首都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活动,依托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突击队等载体,组织党员开展承诺践诺、建言献策,引导党员在技术革新、安全生产、制度执行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深化“双报到”工作,引导党员到“两新”组织所在地或党员居住地参与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在网络空间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守好阵地、把好关口。
(三)检视整改见成效
6.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两新”组织基层党组织要围绕执行上级组织决定、严格组织生活、党组织充分发挥实质作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联系服务群众、抓好自身建设等方面进行检视分析,找准查实问题短板。党员要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从政治觉悟、党员意识、为民服务、遵规守纪、道德操守、作用发挥等方面进行党性分析,深入查找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主题教育结束前,党支部召开1次专题组织生活会,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民主评议党员。
7.认真抓好问题整改。对查摆出的问题,要制定整改措施,能改的马上改,一时解决不了的要明确具体措施、整改时限、责任分工,确保整改到位。
三、抓好组织实施
“两新”组织基层党组织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准确把握目标方向和重点任务,要坚持统筹兼顾,处理好开展主题教育与单位的生产经营之间的关系,做到两手抓、两促进。“两新”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要吃透中央、市委精神,理解把握好区委工作要求,当好开展主题教育的“明白人”,落实主题教育各项要求。“两新”组织要为基层党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提供支持。要争取非党员出资人(负责人)对主题教育的支持,积极邀请他们参与活动。坚决反对形式主义,不搞不必要的形式创新,不随意增加“自选动作”,在主题教育相关活动命名、活动地点选择和宣传口径等方面尽量朴实、切题,避免过度包装、生搬硬套,避免刻意标新立异、无限拔高,避免将党建活动庸俗化、娱乐化,坚决防止“低级红”“高级黑”,确保主题教育的政治性和严肃性。要及时传递党中央声音,总结主题教育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强正面引导,营造良好舆论氛围。